几位ABC眼中的智能表How to Develop Smart Watch (第三季)
书接上文,如果您还没看过第一季、第二季,那么请先浏览之前的内容
关于手表,前两季已经介绍了很多,这最后一篇文章还是想抒发对智能表发展的看法。钟表史上近代最颠覆性的技术革新时期是1970年代。为了突破机械表几百年来的技术壁垒,日本攻、瑞士守,进而发展至全球化的一场钟表之争,在当时延续了几十年之久。很多学者回顾那段历史,都会提到"石英战争"这个说法。石英表和机械表孰优孰劣,至今都辩不清楚,两者在市场上也是各有天地,各有死忠。看待时计的角度很多,很难用实用主义或文化价值之类的单一角度来评判某种计时工具的好坏。只有市场的主人--佩戴者说了才算。时至今日,人们争论的话题转向了下一进程:"智能型手表会掀起另一次钟表革命吗?" 似乎又一次颠覆性的技术革新时期到了,一时业界热闹非凡。事实上,能给出答案的依然是佩戴者。
此前市场上已经大量诞生的智能型手表,事实上是电子厂商进入传统手表市场的又一次试水而已。我认为,这种产品未来肯定会影响到手表市场格局,但速度不会很快。想要超越传统手表市场份额,厂家还要花很大心思来完善现有产品。不管你同不同意我的看法,还是先让我们搞清楚智能表们优势是什么。这种比较其实很困难,因为智能表们和传统手表根本就不在同一个市场标准下竞争。传统手表的两个重要分支是机械表和石英表--前者继承了悠久的历史基因,在当今市场已经成为工艺品乃至艺术品;后者则厚积薄发,在手表业界开发出了一片新领域。智能表们要想抢占市场,必须推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功作品,至少要在某种成熟体系下实现广泛的市场认同。
拨开风风火火宣传,智能表们目前所具备颠覆性优势只有功能性这一点。确实,在应用上,智能表们确实已经甩开传统手表一大截,前景值得期待。但是想让消费者从认可走向普及购买,恐怕还为时过早。那些互动性非常好的效果,目前已在智能表们身上获得施展,便利性与数字处理技术结合科技材料,让设计变得独一无二。不过,就像手机拍照功能再好也没有淘汰掉专业相机,传统手表也有很多智能表们无法实现的优势,比如盘面上手工艺体现的立体效果就没法照搬。
在智能表们的领域中,行业标准都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充其量也仅是占领一些低端手表市场份额。事实上,仅依靠几家科技企业只能推出各自为政的内核系统,只有行业标准被大家认可或者足以领先到业界几个档次,才会让颠覆性设计变成标配,行业才能认可。而传统手表发展几个世纪了,各种创新、发展都在一定框架内实现,就算是概念表也没办法解决机械问题(这点足以让传统手表的制造者偷笑!),就更不要说形成某种潮流了。那些制表商的独家技术并不受行业标准限制,只有在机械技术被普及到人人都能掌握技术的前提下,才会变得普及开来。唯独低端手表在技术上容易掌握,复制设计在智能表们身上极为容易,如果价格都差不多,又有猎奇心理,想必会让尝鲜者对智能型手表趋之若鹜。
通常,科技业普遍认为求新、求变是产品属性的一个必然结构,周期性设计在科技产品上尤为常见,比如我最初购买的手机原来能用上五年,而现在恐怕用上一年就算是落伍的机器了,其实不是机器不好,而是跟风的消费心理所致,这也是科技产品领先市场才能有卖点的必然现象。恰恰这点上,传统手表周期性设计比较缓慢,某些名设计款式几十年都长一个模样,仅仅改变下细微外观都会让表迷大说特说,这种产品特性让传承性可以延续很久,一个成熟的手表系列能有上百年历史,如果对比不同时期手表,你会发现它们变化并非颠覆性设计。我想目前最新的智能型手表,也只会在涟漪过后马上推出新品,因为它们离使用者还有一定距离,这个距离在传统手表佩戴者心目中很难短期适应。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当你不经意看表盘时,总是希望马上看到时间,而智能型手表就显得繁琐,这种常年使用者的习惯动作会潜移默化影响观感,或许是阻碍购买的一个原因吧。
另外,还有内里可以比较。智能表们一年后就会更新换代到核时代之争,比谁的处理器更快、更高效这也是必然的事情。传统手表就不会如此行事,因为一枚机芯的研发成本并不比科技产品更省钱,甚至在科技上还要用上很多连智能表们都不会触及的工艺,比如材质工艺。而且由于各自标准不一根本就不会有竞争的局面出现,这就是传统手表为何生存几个世纪的原因之一。
最后,还是将话题定格在智能表们的创新应用上吧!更方便的性能可以迅速壮大智能表们,体验式或交互式设计奖吸引新一代的佩戴者,不过这股浪潮能够持续多久将是未知,可见的则是价格在5,000以内的传统手表市场将会受到第一批冲击,短期内是否撼动传统手表市场将取决于智能表们的新奇功能上。如今,任何传统手表功能都将在智能表们得以极致发挥,但扭转消费者观念则是智能表们制造者很遥远的目标。对于保守派使用者而言,既不会将高价购买的手表束之高阁,也不会一味追捧新奇的智能型手表。和所有消费者和佩戴者一样,到底好不好用、能不能用,说服我这样的人改变观念购买智能表们,只能是好奇心作怪的一个理由!智能表们在革命,对手既不是传统手表,也不是同类型产品,而是向现有市场宣战,谁能够在混乱的战局中制定一套行业标准更实际,也更有意义。
对于连续两年参加MWC的爱好者而言,移动通信领域的任何变化都能在此一睹前沿科技,尤其是详细观察智能表之后,给人最大感受还是VR技术风头完全盖过了智能表,这是否又是一个新的趋势呢?VR虽然是新兴产业,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还不足以威胁到智能表市场,因为细分人群本来就是两个领域,所以现在看衰智能表、抬高VR技术这样的论调是杞人忧天。此外,VR的端口普遍需要电脑或第三方设备支持,无法完成轻便化且技术仍不成熟,智能表最大轻便性却可以体现出来,这么明显的优势还是可以让智能表在市场独领风骚。
MWC现场遇到的极客就反映了看法,综述还是有一年大家印象深刻热议当时各家生怕苹果发布抢风头,各品牌大量推出智能表,偶尔一些可穿戴设备无论在量或是质都没法超过智能表的声势。到2016年,有智能表风向标的MWC 2016却正好相反,随处可见的虚拟现实技术与可穿戴技术的设备成功撬走了智能表的关注度,一举拿下了互动式人群的头把交椅,智能表连板凳都没抢到。似乎看着奇怪,极客普遍认为这一轮洗牌迅速从技术点上令智能表制造商开始了创新浪潮,预示着智能表在技术上遇到了瓶颈,在传统钟表领域这很不寻常,而在智能表领域却很现实,尤其像硅谷这样每八个月就要技术升级或换代的科技领域,一枚智能表在投行眼中并不能撬动整个钟表市场。接下来,技术狂人们都在等待Android Wear与ISO技术升级,引用GfK的预测到2017年-2018年市场上出现多到7500万枚的智能表,而这一数字乐观估计2019年将翻倍大幅度增长,市场急需技术注入。
就全球智能表而言,其伴随着智能手机产业的模式将更新换代,目前依托智能手机的智能表在技术上将逐渐与其脱钩。逐渐饱和的智能手机低迷的市场表现,注定了智能手环将逐渐被淘汰,现在一百美元以下的智能表在东方市场比比皆是,远渡重洋北美、欧洲、大洋洲也都出现了数量众多的低价智能表。我们不谈这些智能表究竟是否真的智能,但其基本功能已经达到了日常需求,而且已经从成人市场渗透到了儿童市场。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连锁超市进门便可见到为数不少的推销人员身边围着孩子们,家长自然愿意掏钱。原来我们认为智能表是年轻人的市场,如今事实却是老人与儿童才是新兴的消费主力,医疗、教育、定位、急救等协同功能让智能表发挥了比智能手环更大的用途。起初智能手环还很便捷,仅仅两年后浪潮来袭,智能表取代了智能手环的地位,下一个浪潮又来了,谁将智能表与智能手机脱钩做得最好,谁将享受最大的蛋糕。
协同作业这一概念在运动与健康领域,让智能表发挥了最大效应,这方面的体验超出了智能手机。从前我们把自然条件建立在时间显示之上,发挥想象力与匠人精神为机械表打造华丽嫁衣,如今虽然科技进步,不过种种数据表明没有一种科技代替了传统机械表,这种规律会不会发生在智能表领域?一旦智能表完成系统升级,建立完整生态系统之后,便可以成为比智能手机更为轻便的移动端口,这种理想的第三方接入端口是梦幻的,也可以被视为轻便可穿戴设备的理想配件,市场潜力巨大,这种功能性的特长比传统机械表更有实用性。今年技术与市场专业人士很默契的让智能表暂时"熄火",寻求升级换代的空间迎来二次创新潮,当然也让智能表变得更智能化,短期内仍没有第二种设备可以颠覆智能表领域的霸主地位。智能表搭便车在高速公路上疾驰,这股浪潮谁也无法阻挡,势必形成填补市场空白的主力军,今后几年其与传统机械表将并立,石英表等将被积压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