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劳力士没有陀飞轮?
表友圈私下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三种表,百达翡丽、劳力士和其他"。这句话高度总结了百达翡丽和劳力士两个品牌在钟表界的地位,一个是高端制表领域的王者,一个是销售额总额最高的奢侈钟表品牌。可不少表友都会疑问到,既然都已经是"奢侈钟表品牌"了,可为什么劳力士还没有陀飞轮?聊这个话题之前,第一就要先搞清楚"陀飞轮"到底是什么?
机械钟表机芯里面采用的是游丝摆轮调速系统,这个系统直接决定了钟表的走时精度。其中游丝是一圈金属丝,按照阿基米德螺旋线排列(和常见的蚊香类似)。这样排列的游丝,它的重心自然就不在其中心位置。
当游丝被装载到摆轮上去后会随着摆轮的运动而收缩扩张。此时,游丝的外形会发生变化,芯选Wastchoosy使用11倍的放大镜拍摄一段摆轮游丝运动时的慢动作视频。在视频里面我们可以清楚看见,游丝在收缩、放大时的外形是不规则的,右上角部分的收缩、扩张的幅度比左下角更大。
运动时游丝外形发生变化,进而游丝的重心就会到处移动,比静止时偏移得更厉害。这样的偏移很细微,但是对于一天运转近50万次的游丝摆轮系统来讲是不能忍的。一丁点的偏移放大以后都会影响钟表的走时精度。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钟表品牌宝玑的创始人阿伯拉罕-路易•宝玑在1795年提出将游丝的一部分向上弯曲以形成双层游丝,利用第二层游丝的重量去平衡整个游丝的重心,使重心尽量保持在中央位置的方法。这一设计后被称为"Breguet Spring"宝玑游丝。
这是一份来自于钟表品牌亨利慕时的兄弟企业Precision Engineering AG(专业研发、生产游丝)的内部实验测试数据图。深蓝色线条为普通平面游丝在运动过程中的重心偏移轨迹,青色线条为宝玑游丝在的重心偏移轨迹。通过上面的实验数据不难看出,普通平面游丝的重心在机芯运动时偏移非常明显。而宝玑游丝极大地改善了这种重心偏移,基本能将游丝的重心保持在中间。
到了1801年6月26日,阿伯拉罕-路易•宝玑获得了官方机构颁授一款专利权,有效期十年,其命名为"Tourbillon陀飞轮"。宝玑设想将整个游丝擒纵调速系统安装于每分钟旋转一整圈的活动框架内。如此,所有误差有规律地重复出现,从而互相抵消。
按照宝玑本人的设想,陀飞轮这种设计是非常"完美"的。但是由发明设计到实物的转变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宝玑在1801年取得了专利,但是他当时只有实验品。直达四年后,才将陀飞轮怀表正式推向市场,并且还不是量产版,而是定制的。从1805年到1823年阿伯拉罕-路易•宝玑去世,18年间宝玑仅售出35枚陀飞轮钟表。这样的销售成绩和搭载宝玑游丝的钟表一比,差别太大。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情况?那是因为依靠当时的钟表加工技术制作陀飞轮难度实在是太大。怀表机芯发条里面的动力本来就不多,现在还要带动一个活动框架。于是陀飞轮的活动框架必须做得非常地轻巧,整个陀飞轮框架的重量都不足1克,这样机芯的轮系才能带得动。如此轻巧的框架是难以在那个车床加工技术不完备的年代制作而成的,并且,即使做出了框架的外形,还要考虑到整个游丝擒纵系统的平衡。所以陀飞轮的加工制作一直是难题!据记载,陀飞轮发明后的200多年间,只有200名左右的制表师掌握了这门高深技术。
因为数量少、难以加工,加上价值不菲,陀飞轮被不少表友们奉为"神器"。常常会有这样的想法"有陀飞轮的品牌才厉害,没有陀飞轮的品牌就是低端"。至于为什么劳力士没有陀飞轮?其实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来探究原因,第一阶段是1905年到二十世纪50年代左右,第二个阶段是1953年到90年代左右,第三个阶段是90年代至今。
第一阶段:1905年到1950年代左右能力不够,劳力士做不出陀飞轮
这解释初听上去有点不可思议。
汉斯威尔斯多夫(Hans Wilsdorf)于1905年创办劳力士公司的前身,以后的日子里面凭借两大法宝"蚝式防水表壳"+"自动上链机芯"打开局面。但是这个时候劳力士的机芯研发、生产能力并不强!劳力士当时的机芯是委托Aegler代工生产的。所以说,当时的劳力士做不出来。
不仅劳力士做不出来,当时也鲜有品牌能独立生产陀飞轮怀表、手表。包括百达翡丽、江诗丹顿、芝柏、雅典这些大牌的陀飞轮怀表不少是找制表师订购加工,然后再打上自家的商标出售。其中最出名的制表师就是Albert Pellaton-Favre (1832-1914) 或者他的儿子James César Pellaton (1873-1954)。这个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发现这几个品牌的陀飞轮怀表居然都长得差不多。
当然后来,1947年欧米茄做出了Cal.30L陀飞轮手表机芯以及1956年的百达翡丽开发了Cal.34T陀飞轮手表机芯,但是当时的他们都是小规模生产作为天文台竞赛,并没有能做到量产使用。
第二个阶段:1953年到90年代左右产品定位明确,劳力士不用做陀飞轮
劳力士最为出名的运动款莫过于源于1953年的'Submariner'潜航者系列,俗称"水鬼",但是其却并不是劳力士运动款是开山始祖。1953年,英国探险队员佩戴了劳力士蚝式恒动腕表,首次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之巅。劳力士为了纪念这件事情,推出了" Explorer"探险家系列。之后,劳力士的潜航者、格林尼治、MILGAUSS、迪通拿、海使、探险家、游艇名仕型等专业用表相继被推出,并且赢得了市场的接受。这个时候劳力士的产品定位逐渐明确,要做精准牢靠的专业腕表。
第三个阶段:90年代至今品牌地位确立,劳力士不屑于,也不能做陀飞轮
这是一枚型号为Ref.3369的百达翡丽,其主人乃Philippe Stern,也就是百达翡丽的前任总裁。看似普通的小三针款式,却大有来头。
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中叶左右,大概举办了近100年的Observatory Chronometer天文台钟表竞赛,各大钟表品牌纷纷拿出自家最好的产品调教后参赛。这枚百达翡丽Ref.3369手表所搭载的编号为861115的小尺寸手动陀飞轮机芯,其制作出来的初衷正是用于参加瑞士Observatory Chronometer天文台竞赛。
因为而当年的资料乃纸质,加上地缘政治,网上完全没有系统的数据可以查询。来自Observatory Chronometer Database (OCD)的博士ChristianMüller近水楼台,将纳沙泰尔天文台1945年到1967年间3356枚参赛机芯的详细资料全部上传到了网站,并提供免费查询。有兴趣的表友可以登录www.observatory.watch浏览。
通过查询,我们可以得知这枚装配精密陀飞轮的861115机芯在当年获得的综合得分为16.73。同样做了陀飞轮机芯的欧米茄的成绩是12.1和18.22。
这样的成绩,在3356枚参赛机芯里面的综合排名都已经是2000名以后了......(综合得分数值越低,手表越精准)
值得注意的是,Observatory Chronometer天文台竞赛只是静态测试,并没有模拟机芯被装配到手表后所面临的运动状态。所以论走时精度,结构复杂的陀飞轮在实际佩戴中会比静态天文台测试中更加逊色。
这样一来,陀飞轮对于劳力士来讲没有任何一丁点的意义。上世纪70、80年代由日本Seiko精工引发的石英危机,让整个世界制表业大洗牌,瑞士机械制表工业受到重创。不少的品牌在那时破产、倒闭、兼并、出售、降级,幸运的是劳力士挺过这一场危机。并且,在危机时期,劳力士并没有降低自身的生产水准,还完成了从30系机芯到31系机芯的换代升级。于是乎在危机过后,劳力士的品牌地位开始确立,品牌定位也逐渐清晰,要生产精准牢靠的腕表。
陀飞轮在1801年的时候可以算作是最先进的技术。为了提高钟表精准度,于是宝玑不得以使用复杂的机械结构来弥补游丝重心偏移的缺陷。但是实验证明,陀飞轮手表的走时精度并不比普通手表优秀,同时复杂的机械结构带来的成本高、不稳定、易损坏、维修难、调试慢、保养贵等缺点,过了200年还是没有改变。
对于追求精准牢靠的劳力士来讲,陀飞轮是一种落后且高风险的技术。与其现在生产"娇贵"的陀飞轮,不如"稳中求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