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万宝龙腕表是如何诞生的?
[ 钟表文化] 驾车穿越阿尔卑斯山的旅途仿佛一场跨时空的体验,因为风景似乎与200年前相比毫无二致--棉花般的雪雾覆盖着小村庄中舒适的木屋,也让30英尺以外的世界模糊一片;白色的教堂尖顶刺穿天空,牧羊人的身影被一团团的绵羊遮掩。这是一个美丽、孤立的环境,瑞士制表业在此萌芽,随后传播到全球各地。
万宝龙是一家以精美书写工具而著称的公司,从1996年才开始生产腕表,但短短时间内就走过了很长的路程,并开发出多个不同的产品系列(如1858和传承系列),在制表领域大展拳脚。与此同时,万宝龙还收购了美耐华制表厂(自1858年以来就一直生产钟表),继承了一段悠久的历史,使其得以扩展到遗产传承范畴,创造出可以追溯到上世纪机械制表黄金时代的全新设计。
万宝龙拥有两座制表厂,相距约40分钟车程。从日内瓦出发,驾车约两个小时,就来到位于汝拉山脉的力洛克制表厂,该表厂共有两栋建筑,著名的"白色六角星"格外醒目。1906年,万宝龙于德国创立,其总部也设在汉堡(生产书写工具的地方),而制表和皮具生产分别部署在瑞士和意大利。
万宝龙力洛克制表厂的第一栋建筑是1906年作为家庭住宅建造的,如今大多建筑元素都保持原样,但该公司在主建筑下方建起现代化设施,用于组装传承系列腕表。
力洛克制表厂的第二栋建筑囊括了万宝龙所有腕表系列的设计、营销和开发团队。其中开发团队包含两名项目负责人和两名构造者,开发一个新系列平均需要一年时间。有时,个别设计在最终交付生产之前会经过150多次调整改进。
制表师面前这种带有不同颜色按柄的设备,用于对指针施加精确控制下的压力,以将其固定在机芯上。每枚机芯都需要不同的、特定的压力,制表师可以通过面前的计算机屏幕(请注意USB线)进行监控。
万宝龙机芯先要进行组装和调整,然后才能拆卸、清洁和重新组装。完成这套流程、且装配的腕表性能令人满意后,这些时计需要在500小时内进行各种各样的检测,并通过形形色色的检查,方能出售。
一组万宝龙宝曦系列昼夜显示30毫米腕表正在等待测试。这种电子仪器一次可容纳10枚腕表,并能模拟腕表放置的不同方位,在此条件下测试机芯的精准性。如果腕表通过了测试,那么会在24小时后重复这一流程,接着再测试腕表的动力存储。如果未能通过不同方位的测试,则必须重新调整腕表并进行测试。
一枚万宝龙1858系列腕表的随附卡片,将为购买者提供原始技术信息,例如系列名称、机芯类型、序列号和表壳号等等。
美耐华自1858年以来一直不断生产钟表和机芯,尽管1973年发生的大火烧毁了部分设施。万宝龙收购该公司后,发现了许多记载美耐华历史的资料,其中一些目前正在展出。这些记录簿,正是美耐华早期历史上的销售明细帐。
维莱尔制表厂(也即原美耐华制表厂)展出的其他物品包括古董工具、文献、照片和秒表盒。对美耐华拥趸来说,这实际上就是一个详细讲述制表厂历史的宝库。
美耐华诸多制品中,或许最具信息含量的是大量的木质抽屉,里面装满了未使用的古董表盘和零件。这些零件按照大小和类型进行了仔细分类,很多甚至仍包裹在原始纸包中,它们塑造了美耐华制表的辉煌历史。
上图所示,是一枚古董美耐华军事风格的单按钮计时码表,该腕表配备旋转表圈、测距仪和镭射涂层荧光数字。美耐华于1909年开始制造计时机芯,并迅速凭借单按钮计时设计风靡流行。这些历史型号,也成为现代万宝龙1858系列的蓝本。
1920年代后,美耐华开始向专业人士提供秒表,例如用于体育比赛计时或装配军队中的士兵。上图所示这枚秒表计时精度可达1/100秒,配备子表盘,测量经过的时间。
由德国银制成的万宝龙机芯主板,饰有精美的鱼鳞纹。鱼鳞纹是一种润饰技术,其外观效果类似重叠的圆形图案,由万宝龙工匠先后使用金属工具和带有特殊尖端的木棒手工完成。
制表师利用玻璃仪器下方的摆轮和游丝作为参照,确定另一条游丝的长度(游丝控制腕表的运行速率)。她会在30秒的时间里使两条游丝的视觉运动保持同步,以确保它们以相同的速率振动。
计时码表的组装平均需要2天的时间,而最复杂的计时码表可耗时长达8周。这类腕表的润饰有多精细呢?制表师必须打磨需要镜面加工的零件,直至不仅感觉不到,而且听不到任何刮擦声。
维莱尔制表厂中仍然可以看到美耐华古董物件,比如这个机芯零件盒。朝上的箭头是美耐华的品牌象征,代表美耐华的矛尖(美耐华是智慧、艺术和战争女神雅典娜的拉丁名)。
从原始美耐华制表厂的阁楼看去,山脉下方就是维莱尔镇。事实上,1850年代的第一栋美耐华建筑是一所绿色的小房子,与制表厂隔街相望,现在是当地牧师的住所。美耐华制表厂侧翼的两栋建筑,万宝龙用来生产机芯和指针。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欣赏如拉山脉瑞士小镇的冬景魅力。相对孤立的环境和长达数月的严寒,为制表活动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图/文 许朝阳编译)
2022-06-05 15:42:34